今天到了新莊球場看球,本來一路悶著的兄弟象,在九局下半義大犀牛換上羅嘉仁之後,連續獲得兩次保送,出現了一線生機。滿壘兩出局,落後四分,陳子豪的打擊,球數來到兩好三壞。比賽彷彿還有可能有變數。
緊接著要輪到的就是耐克、恰恰和許基宏等中心打線上場打擊。但是在這個時候,逆轉奇蹟並沒有出現,陳子豪遭到三振出局。這樣的局面,不禁讓人假設,萬一陳子豪上壘,結果是不是會不一樣?
但是,如果逆轉每天都上演,我們還會期待看到逆轉秀嗎?
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心理學實驗。心理學家為了驗證嬰兒是否有簡單的算術能力,發展出了一套實驗。心理學家把可憐的小孩放在地上,讓他看著前面一塊板子,這時候,會有第一個娃娃走到板子後面,接著,又有第二個娃娃走進去。等到兩個娃娃都走進去之後,心理學家會把板子弄倒,讓嬰兒看著板子後面的情形。這時候,有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,第一種是板子後面出現了兩個娃娃,第二種是板子後面出現了一個娃娃。當嬰兒看到板子後面只有一個娃娃時,會凝視著這個狀況許久,彷彿不能相信這樣的情況;但是當板子後面出現兩個娃娃時,嬰兒則會覺得無聊,不願花時間多看。這個實驗也證實了,幾個月大的嬰兒,似乎具有基本的加法能力。
而逆轉奇蹟之所以被稱為奇蹟,就是因為它很少出現,所以才給了人們期待的感覺,如果天天上演逆轉秀的話,我們大概也會如嬰兒看到正常加法的情況一般感到習以為常吧。正因為逆轉秀的少見,也才使它更加的迷人。
如果進一步去想的話,我們每天平凡的生活,是不是也能夠增添更多不平凡呢?當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在一成不便之上,那麼生活就變得了無生趣;但是如果我們多看看生活中的變化,或是在生活中增添一些樂趣,是不是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精彩。也許我們無法掌控世間的不確定性,就如同我們不知道逆轉秀何時會上演一般;但是逆轉秀是留給死守到球賽的最後一刻的人,而我們所盼望,所希冀的事物,往往也是留給願意等到最後的人。
試著去愛上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吧!我們無法掌控世間的許多事物,但是我們能夠做好我們自己能做的,並且懷抱著希望,去等待。